本課題將通過計算機模擬來研究大型禮堂中的聲學效應,將聲學的研究置入到一個實體建筑中,用激勵響應和快速傅里葉變化的方法評價禮堂結構對聲場的影響。
建筑聲學主要研究如何在室內獲得良好的聲學效果(音質),如何在建筑環境中避免噪音的干擾和危害(環境噪聲控制)以及如何提高聲學效果、控制噪聲過程中所需要考慮的各種建筑材料、構造、空間特性。中國建成著名的北京天壇皇穹宇,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圓形回音壁環繞,墻高3.72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可使微弱的聲音沿壁傳播一二百米。站立于皇穹宇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一聲;于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兩聲;于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三聲。
建筑聲學是研究建筑環境中聲音的傳播,聲音的評價和控制的學科,是建筑物理的組成部分。建筑聲學作為建筑技術學科的一個分支,一方面要研究在室內如何保證一個很好的聲響效果,另一方面要求降低和控制噪音,在當下越來越收到人們的重視。
AI+X數據驅動型科研
AI+X數據驅動型科研是指使用人工智能(AI)算法,收集、處理、分析具體學科(X)的海量數據,并基于此進行預測,從而獲得科學發現的研究方法。與傳統的、基于實驗或邏輯推理的研究方式相比,AI+X數據驅動型科研可以借助AI算法強大的運算能力,高效地進行大數據分析,具有投入產出比高、適用范圍廣的優點。
AI+X數據驅動型科研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利用AI算法研究基因數據,從而進行早期的癌癥篩查便是其中一例。基因組與癌癥病患的數據千千萬萬,使用傳統的科研方式對其進行分析,工程量大、過程繁瑣,在客觀上難以實現。但借助AI算法這一便捷的工具,生命科學家便能夠以海量的患者的遺傳信息為基礎,建立數據庫,與過往的研究成果進行對照,快速、準確地在兩者中發現規律、建立聯系,從而使癌癥診斷的“標準化”成為可能。
加州理工學院 博士
研究方向為電子工程,光學;
多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express等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本課題適合: 9-12 年級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
英文: 1、具備基本的學術英語閱讀能力; 2、接觸過英文寫作,有論文寫作經驗者更佳;
數學: 1、偏微分方程 2、微積分
計算機: 1、計算機模擬 2、計算機繪圖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300902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