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1:國際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國際教育是什么?這個問題可以問倒一片國際教育從業者。英語教學或外教授課當然離國際教育的還遠著呢;美國的AP課程或英國的A-Level只能說是該國的教育,也稱不上是國際教育。
國際教育是指超越國家之上的全球范圍內的教育或可以稱為世界教育。出國留學是國際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國際青少年教育協會是以組織教育學術交流及教育服務的國際化專業平臺。IEDU,國際教育,是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簡寫。
關鍵詞2:義務教育學校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義務教育學?!辈粌H指公辦中小學,也將招收中國學生、主打國際教育的民辦學校和國際學校納入管理范疇。下面本文統一以民辦國際學校來稱呼此類型學校。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學校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三科必須使用國家通編教材,其他學科教材在國家公布的用書目錄中使用。
國家將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建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課程標準修訂和實施監測機制,完善教材管理辦法。省級教育部門制定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南,并建立審議評估和質量監測制度。縣級教育部門要加強校本課程監管,構建學校間共建共享機制。學校要提高校本課程質量,校本課程原則上不編寫教材。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完善義務教育裝備基本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可建設創新實驗室、綜合實驗室。
關鍵詞3:教改意見Guidance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2018年7月8日,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這意味著主打國際辦學特色的國際學校和國際班,在中小學階段可能無法再繼續使用國際教材和課程。
關鍵詞4:國際教育教材International Education?Course Book
國際學校使用原版國際教材,這已是沿用已久的慣用做法。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區市場部負責人應蓓華向界面教育表示,國內不少國際學校引進了牛津原版教材?!皣H學校與其他中小學的英語學科教學需求不同,因此選用的學習資源和教材也不同?!睉砣A表示,國際學校通常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所以更傾向于選擇使用英語進行教學的學科類教學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等科目教材。
《2018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的國際學校共計821所,增速達到12%,創近年新高,其中民辦國際學校達到了426所。此次出臺的政策,或將直接影響初中及小學階段的國際學校。
在政策端,國際學校使用來自境外的課程及教材一直受到一定限制。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告訴界面教育,2016年,全國展開了面向國際學校的整頓行動,境外教材、境外課程是需要整改的問題之一。熊丙奇表示:“此次整頓明確提出,國際學校不能完全使用境外課程、教材,取代中國的義務教育課程,但允許國際學校在中國義務教育課程基礎上,適當引進和補充國際課程。”
2018年9月,在教育部下發通知后的當月,教育部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4253號(教育類413號)提案答復的函》中表示,在近年來對國際學校開設課程、引進境外教材和師資等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尤其是教材的規范引進等作出明確規范。
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也表示,“要嚴把大中小學教材政治關、質量關?!?/p>
“教材使用面大、影響深遠,加強政治把關非常重要?!标悓毶硎?,教育部將在今年重點實現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完成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編審,并要出臺中小學、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材管理及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壓實各級責任,確保政治方向正確。
從“拿來主義”開始的國際教育,將面臨本土化的挑戰。
目前多個省市已經在近年出臺了審核中小學校使用境外教材、境外課程的規定。為了兼顧國際教育與國內義務教育政策,目前大多數民辦國際學校實行“雙軌制”辦學,同時展開境外課程和境內課程。
“這一次的方案比過去的政策更加嚴厲,雙軌制的做法已經不能再繼續了?!焙父嬖V界面教育,不少中小學國際學校已經以本土化的融合課程為主,此次政策出臺,將對例如IB、AP、A-level等課程本土化提出更高要求。而境外的教育資源,或將更適合引入在素質教育、能力培養等領域。
熊丙奇表示,如果中小學階段的國際學校無法使用境外教材、境外課程,那么義務階段的國際學校,難以將“國際”繼續作為辦學特色。 “如果完全不能使用國際教材、課程,那么義務教育階段的國際學校,實際就是民辦學校?!毙鼙娓嬖V界面教育,中小學國際學校的辦學模式、辦學特色將發生轉變,而這類學校的未來發展仍然取決于此次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
相信接下來,國家或各省市會陸續制訂和出臺一些可操作的具體指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編后語Postscript
國際教育界參與者眾多,各種理念令人眼花繚亂,大家難以達成共識。如果我們能夠屏蔽各種煽情的表述,回歸原點,不難辨別國際教育的本質:在中文基礎上,把英文或另一門語言學到精通的程度,讓孩子們多一個途徑,多一種思維方式,多一個認知體系去學習人類文明各個領域的成果。
所以,第一步始終必須是英文的徹底掌握。沒有這把鑰匙,后面的許多扇門都打不開。國際教育界同仁,需要關注到學生英文學術能力上的問題,給到學生更加扎實、嚴謹的學術訓練。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3009024號-1